【文章作者】: 陳巃羽

【作者信箱】: longyuchen26@gmail.com

【作者首頁】: http://www.longyu.com.tw

【作者電話】: 電話:0958157867

【作者聲明】: 服務項目:陽宅鑑定、陽宅佈局、陽宅教學、陽宅風水

第一層先天八卦與八曜煞

八曜煞訣:坎龍坤兔震山猴、巽雞乾馬兌蛇頭、艮虎離豬為八殺、墓宅逢之立便休、來龍座山俱忌見、犯之主刑並殺戮、坎山乃有兩鬼爻、戌亦坎宮之曜殺。

第二層八山黃泉煞

訣曰:庚丁坤向是黃泉、乙丙須防巽水先、甲癸向中憂見艮、辛壬水路怕當乾。

第三層劫曜煞

巽未申山癸劫藏、辛戌居丑庚馬鄉、震艮逢丁甲見丙、壬猴乾兔丙辛方、坎癸逢蛇巳午雞、丁酉逢寅坤亥乙、龍虎遇羊乙猴劫、犀牛龍位永不立。

第四層三元大卦

天元龍陽:子午卯酉。

陰:乾坤艮巽。

人元龍陽:乙丁辛癸。

陰:寅申巳亥。

地元龍陽:甲丙庚壬。

陰:辰戌丑未。

第五層地盤正針二十四山

第六層地紀穿山七十二龍

山有二十四,氣亦有二十四,每氣有上中下三候也,共七十有二。

第七層百二分金

此百二分金乃由地盤正針而定,每山分五分金,二十四山共一百二十分金。

地盤百二分金亦曰:內盤百二分金,簡稱內分金。

天盤百二分金亦曰:外盤百二分金。簡稱外分金。

第八層人盤中針

人盤居於天地盤之後。而人盤乃為撥砂之用,用來觀察眾山定吉凶。

第九層天盤縫針

天盤縫針乃是以論消水納水辨吉凶之用。水為動為先,則天盤必然早於地盤半位(七度半)。

第十層透地六十龍

平分六十龍透地,乃是由六十甲子而平分於地盤二十四山之中,又稱為:天紀。


第十一層八宅

第十二層三元宅法

宅星入中宮順佈九宮,中宮宅星之五行為我,再與各宮飛星五行論生剋。

同我為旺:吉。

生我為生:吉。

我剋為死、為財:平。

我生為退:凶。

剋我為煞:凶。

第十三層龍門八局(以後會詳論)

第十四層九星水法

九星水法翻卦又曰:輔星卦。即本卦為伏位又曰:輔弼。伏位由二爻翻變延年曰:武曲。延年卦變一爻為絕命又曰:破軍。絕命卦再變二爻為五鬼曰:廉貞。五鬼變三爻為生氣曰:貪狼。生氣翻二爻為天醫曰:巨門。天醫變一爻為禍害曰:祿存。禍害變二爻為六煞曰:文曲。

第十五層六十甲子

第十六層:六十四卦

六十甲子要配六十四卦,尚餘四個卦末能配入。則以二個甲子分別配在坤為地及地雷復。二個庚寅分別配在離為火及澤火革。二個甲午分別配在乾為天及天風姤。二個庚申分別配在坎為水及山水蒙。即能將六十甲子配入六十四卦。

第十七層三百八十四爻

卦有六十四,每卦配有六個爻,共有三百八十四爻。初爻、二爻、三爻由下而上稱為內卦。四爻、五爻、上爻亦由下而上稱為上卦。然羅經上之六十四卦,無法由下而上佈之。則分一、三、七、九運所管轄之三十二卦。從立向看之,由右起初爻,逆時轉而佈二爻、三爻、四

爻、五爻至最左為上爻。另有二、四、六、八運所管轄之三十二卦則從向看之,左起初爻至右為上爻。

第十八層六十四卦分金

周易六十四卦乃由內外兩卦所合成,每卦配有六爻。抽爻換象之定義,即將卦內其中之一爻抽出,陰變陽或陽變陰,使其內外兩卦形成對待關係或合生成,即先天洛書數合成十,合生成或合戊五。乃是轉其無用變為有用,變其衰退成為旺盛,催促旺丁、生財、顯貴之象。


第十九層渾天星度五行

二十八宿配渾天星度盈縮六十龍,乃金十二、木十三、水十二、火十二、土十二,共六十一,其中正六十龍之外,另有一盈縮龍為戊寅木龍,位於丑山37度。即六十龍每龍管六日,總共掌管三百六十日,另一盈縮龍則管五日又三時。然以全周天三百六十五日又三時,乃一

歲之週。

第二十層線度五行

線度五行起訣:

亢氐箕斗虛室婁,參井鬼宿起金度

房心星宿從木行,尾牛奎胃昴張水

角壁畢柳由火起,女危嘴翼軫初土

金木水火土座度,二十八宿逆轉配

第二十一層差錯空亡

羅經四維八干正中一度為大空亡。七十二龍逢中一度為小空亡。按空亡度下作一“亡”字。差錯度下作一“ㄒ”字。關煞度下作一“人”字。

第二十二層二十八宿度數

每宿之度數先以座山論之,由左起一度逆轉佈至尾度。

第二十三層開禧二十八宿

28宿由角宿12太起辰山126度、逆佈亢9太、氐16少、房5太、心6、尾18、箕9半、斗22太、牛7、女ll、虛9少、危16、室18少、壁9太、奎18、婁12太、胃15少、昴ll、畢16半、嘴半度、參9半、井30少、鬼2半、柳13半、星6太、張17太、翼20少、軫18太。共有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度。太乃零點七五度、半即零點五度、少為零點二五度。

第二十四層時憲二十八宿

時憲二十八宿乃現代日師,根據西方星度算法,以三百六十度為基準,分割出二十八宿現時之座度。再將角宿起佈於卯山112度,再逆佈完二十八宿。

第二十五層經緯三百六十度

羅經最外層之三百六十度,乃以子山正中起0度,順至正卯山為90度,再至正午山為180度,正酉山則為270度,再繞回正子線總共360度,供以詳加辨識方位之用。
4E0002542AD3F25E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ergusmdtn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